当前位置:首页 >> PPP相关分析
PPP投融资项目将何去何从
2018-02-01

 

  近年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投融资理念日益盛行,其被译为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相合作,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用于优化项目融资与实施,这是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目标的现代融资理念,有效地弥补了BOT的不足。

  为了促进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前阶段,民营化可以有效缓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政府过度依赖,同时很大程度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对于PPP投融资理念引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我国政府也为PPP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国家政策层面和法律法规层面的支持。

  PPP项目把政府部门的职能与民营企业的管理效率相结合,同时通过与金融机构达成直接协议,从而使民营企业能够顺利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完成融资。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PPP理念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运用,使得政府与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彼此不足,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长期目标,实现帕累托最优,用有效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另外,民营企业的参与,也使得政府从过去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转换为监管者,不仅使政府从繁杂的事务中脱身,减轻了财政负担,而且提高了项目本身运行的效率,消除了费用超支。

  然而,PPP投融资理念的盛行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融资层面,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必须重视和关注项目的专业化运营以及规范操作。

  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印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以下简称“92号文”),该通知指出“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构成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不合规的PPP入库项目将进行集中清理,进一步规范PPP项目的合规运作,对PPP项目进行全面整顿,防止PPP融资功能的过度放大,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各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并将清理工作完成情况报财政部金融司备案。对于逾期未完成清理工作的地区,由财政部PPP中心指导并督促其于30日内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暂停该地区新项目入库直至整改完成。

  “92号文”的出台,清退了一批不适宜采用PPP理念的项目,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有效地促进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了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解决了PPP项目的规范操作问题,防止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走偏、变异问题,而且进一步提高项目库入库项目质量和信息公开有效性,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对PPP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运行更加规范、透明,有效。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退,将会激励各参与机构更加注重PPP项目的专业化运营以及规范运作,进而有效遏制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PPP融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出台“92号文”一周之后,11月17日国资委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国资发财管〔2017〕192号(以下简称“192号文”)。该《通知》则明确表示“严格规模控制,防止推高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率高于85%或近2年连续亏损的集团子企业不得单独投资PPP项目”“不得通过引入‘名股实债’类股权资金或购买劣后级份额等方式承担本应由其他方承担的风险”等,严格规范央企参与PPP项目。

  “192号文”的出台,对央企设定了严格准入条件,严控非主业领域PPP项目的投资。同时,严格控制央企投资PPP项目的规模,对PPP项目实行总量管控。PPP专家刘新平提出了“192号文”对后续PPP市场的影响。一是促使央企挑选PPP项目将更加谨慎。在总量、融资双重受限的情况下,央企势必更加重视PPP项目的质量。二是倒逼央企加速“盘活存量”力度。这也是“192号文”鼓励的方向。由于50%的红线,后续央企将更加重视存量PPP资产的释放,以实现PPP资金平衡和循环。预计未来5年之后,我国将形成巨大的PPP股权转让和资产证券化市场。三是一些已落地的PPP项目将“烂尾”的风险隐患。在防范金融风险、货币政策持续从紧、PPP愈加规范、“降杠杆”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形势下,一些已成交的PPP项目融资恐怕难以落地,尤其是近一年新成交的PPP项目,融资不落实势必对PPP项目开工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四是地方国企和民企将从中受益,获得PPP市场更大的空间。如果国资委对央企的政策导向传导至地方政府,地方国企也将受到限制,那样民企将成为192号文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民企在PPP市场空间的扩大也将是决策层所乐见的。五是倒逼金融创新。央企既是PPP市场最主要的玩家,也是金融机构最优质的客户群。

  这些都说明中国PPP的发展将进入更理性的发展阶段,中国PPP的监管部门也会继续推进PPP项目的稳健有序发展,坚持以运营为核心、以绩效为导向的理念,推动PPP项目由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返回列表页
联系方式